實習心得

第三屆實習生:楊寓如

第三屆實習生:楊寓如 國立台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三年級 公司氛圍: 常常聽到周遭朋友都有個很厲害的Mentor,可是在Snapshot 沒有一個專門帶領你的Mentor,老 實說我一開始很不習慣,但我反而多了很多自己摸索新東西的機會,主管也給我們很多自己 發揮的空間。組織扁平,同事間都很可愛很好相處,讓我可以認識生活圈以外的人,聊聊彼此 未來的規劃與交流想法! 印象深刻的企劃: 印象深刻的專案是「Let’s Pink」,Joe 讓我們自己執行這個企劃,從寫活動企劃、行銷活動發想 跟同事一起規劃拍貼框樣式、製作Instagram濾鏡等都是自己來,過程也信心滿滿,但之後的成 效卻不如預期,變成挫折感滿滿。不過Joe 也在結案後跟我們一起分析問題,我也從這次經驗 學習到從活動時間到EDM 寄送的時間、內容標題等,都有許多小細節可能導致成效不好。 …

第三屆實習生:楊寓如 繼續閱讀 »

第二屆實習生:廖文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三年級 實習過程的天堂與地獄 先說如果你喜歡拍照的話,那麼你一定會喜歡這份實習,尤其最近在推韓系制服,工作內容常常穿著韓系制服拍美美的照片跟拍貼,簡直太夢幻了。 不過這當然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你會從Joe那邊接觸到一堆複雜的行銷術語,他會幫你上超實用但你聽不懂的課程,身為教務的我還必須作筆記,並且思考如何把它轉達出來,真的是讓我超級頭痛(生理上。我說真的,我們五個實習生,在一開始都至少輪流頭痛過一次)。 第二個會面臨的壓力,是當你做了一個月,產製的社群影片成效是還很差的時候,你真的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毫無行銷才能,為什麼總是抓不到觀眾喜歡看什麼?做到第二個月,會感覺靈感枯竭,能想到的有趣影片腳本都已拍過一輪,但成效還是上不去,每次開社群數據分析會議時都是一片愁雲慘霧(泣)。 「試試看」的彈性空間,從市場回饋中學習 但是不要擔心,Joe雖然嘴上會說著社群成效很爛,但他會跟著你一起想辦法,找出新的執行方案,或是跟你一起分析可能的原因,並且鼓勵你去嘗試,這給了初學者非常大的彈性與學習空間。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預期成效應該不錯的「蓋酷拍貼」影片效果超爛時,Joe鼓勵我可以改個標題、換個封面,或是更動影片節奏重發,成效還真的提升不少。我覺得在這邊最棒的就是,讓你有「試試看」的機會,讓市場直接給你feedback。 行銷不是只有做社群,你還能接觸什麼? 而且,會在這份實習中接觸到的不只是做社群內容,以我自己來說,除了管理小紅書外,我還負責更新官網,上架一些新的頁面,同時也摸索SEO。例如韓系制服租賃頁面,就是我從零到有生產出來的(當然也事先開過會議一起討論內容走向),看著一片空白的頁面慢慢由你生產的內容填滿、優化,非常有成就感! 總之,在Memopresso真的可以學習、嘗試非常多行銷工作內容,尤其Joe本身就是一位很資深很厲害的行銷工作者,在他的帶領之下我認識到,行銷遠不止是透過社群操作聲量,還有整個背後的商品定位如何建立、企劃如何執行、如何檢視成效,這些都是在這份實習中可以接觸到的環節(抱歉Joe幫我們上了一堆課但我記得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XD)。 推薦這份實習工作給所有想踏入行銷領域、想深入磨練行銷技能的人。

第二屆實習生:孫捷

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四年級 工作內容: 1.       社群行銷和活動支援工作包括社群內容發想、影片拍攝和剪輯,Snapshot經營的社群平台有Instagram, Youtube, 小紅書, Tiktok,每個禮拜實習生要提出不同的影片企劃,再到門市現場拍攝。實習生之間會共享一個社群數據的總檔,每個星期都會針對當週的影片企劃和成效回饋進行檢討。另外,門市不定期會舉辦「一日店長」活動,會需要到門市進行活動之支援和當日活動影片拍攝,有時會需要到外縣市支援。 2.     …

第二屆實習生:孫捷 繼續閱讀 »

第二屆實習生:蕭予辰

東吳大學/會計系三年級 工作內容: 在snapshot負責的是「數位行銷——偶像應援」的職位,主要工作內容是陌生開發適合投稿偶像應援框的粉絲團、回覆應援者的信件等。除此之外,團隊還有負責其他行銷活動的實習生,會一起參與他們的企劃討論、素材發想、檢視社群經營成效等工作,目前做過的企劃有插畫達人秀、Y2K風格發想、異業合作企劃等。 實習心得: 在實習的過程中,可以學到如何經營官方社群,我自己也有經營IG帳號,就可以用些在公司學到的想法運用到自己的影音內容。在後台數據可以發現哪些影片的點擊率和擴散成效比較好,我們可以多開發這方面的內容,探討哪些素材是適合現代消費者或觀眾會喜歡的類型,之後可以再往這類型的影片做不同的變化,例如我們嘗試在短影音加入配音,就有發現這支的觀看次數比較高。也完全不用擔心怕自己的想法不好,提出來沒有用,真的就是要多發表意見,互相丟想法、腦力激盪,這樣才能激發更多不同的火花。如果計畫不可行的話大家也會理性分析原因,是個很有趣的會議模式,看到自己做出來的成果也會有成就感! 再來是與同事主管和消費者間的溝通合作。執行偶像應援的過程中,有大量需要與同事討論計畫訂定的部分,必須有條理的組織規則、內容,並且踴躍分享自己的意見,將目前所觀察到的現象整理出來,優化我們的方案,吸引粉絲應援團投稿,此外,上架應援框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層層溝通,例如:試印結果有問題,我們必須如何和粉絲協調、改進應援相框。我認為這個工作崗位是訓練溝通力很好的機會。 除了訓練工作上的能力,snapshot的實習生人數多,大家相處融洽,平時也會一起吃飯、聊天,可以認識生活圈以外的人,交流彼此想法和對於未來的規劃,也發現和我個性、興趣相似的實習生,所以一天當中我最期待午餐時間了!員工福利的部分就是你有拍不完的拍貼!和朋友吃飽飯的行程就是去拍拍貼,帶大家拍免費的走路都都有風,公司的IG列印機偶爾也可以用,想放偶像的照片印出來也可以。

第二屆實習生:王芓勻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三年級 工作內容: ①社群短影音創作:從腳本撰寫、拍攝到剪輯都會接觸,根據公司現在檔期與活動需求調整影片主題,當有新門市開幕時會去現場拍攝走路影片,透過短短幾十秒讓顧客了解如何從捷運站或知名地標抵達我們的門市;韓系制服企劃上檔時,我們替它拍攝平面商品照,也進行腦力激盪出符合青少女與校園的各種關鍵字,進而延伸一系列的影片。而平時也須發揮創意產出各種與拍貼文化相關的影片,我所經手的影片中,最滿意的是情景劇系列,以第三人稱視角闡述拍拍貼時可能會遇到哪些事。 ②社群經營:YouTube由我負責,從接手後觀看數遲遲沒有起色,將在Instagram、小紅書上成效極佳的影片拉到YT,卻沒有引起觀眾興趣,約幾週後我意識到不同的平台需求並不相同,不能一昧套用,於是我開始做競品分析,研究那些人氣YouTuber的腳本、拍攝手法和主題等,最後決定先從街訪下手,至中山採訪路人對拍照姿勢的看法,最終影片也確實獲得迴響,成功提升影片觀看時長與點擊數,從個位數躍升到百位數(淚目) ③各項行銷提案:參與蓋酷家族展覽企劃,融合復古情懷與近年來流行的Y2K風格做展場主題規劃並製作簡報;也參與影視通路合作企劃,整理信件與電話等聯絡資訊名單 心境變化: 從提案規劃、製作素材到最終發布或舉行活動的過程,讓我更了解行銷究竟為何物,並透過數據觀察目標受眾對各類企劃的熱度與效益;另外也能增進溝通能力,在實習過程中會與其他行銷部夥伴有大量溝通需求,就公司目標討論出共識。這份實習的工作內容很多樣化,公司給予我們很大的彈性,讓我們能自由安排時間與提案,在這度過了充實的三個月,收穫了時間管理、素材製作能力與一群心地善良的朋友們!

第二屆實習生:廖又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大三 面試過程 在Cakeresume投履歷後,約兩天後收到面試邀約,準備了一些自媒體經營的影片及平台連結。當天進行時常約半小時,先自我介紹、針對履歷內容及經歷延伸詢問,主管Joe很好聊!中間聊到我的興趣跟學業專長,面試氣氛很輕鬆!最後主管Joe會針對Nich、種草等概念稍作介紹,有工作相關的問題也可以主動提出。 工作內容 實習開始前會有一天先到公司報到,約三個小時的時間,主管會帶大家認識環境、業務內容、工作相關小活動…等,過程中可以快速的認識其他實習生及主管,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和表達及溝通能力,偏向外商的團隊管理模式。 平時,一週需進公司兩天,時間為10點至18點,每週例行的事情包括:社群數據更新、團隊會議、規劃拍攝的企劃內容、到門市拍攝、影片剪輯和文案撰寫、發文。不定時會需要支援門市線下實體的活動紀錄、當採訪拍攝的演員,以及特別企劃提案撰寫跟發想。 實習心得 Snapshot 妞拍貼是一個很年輕的品牌,實體的產品即是現在當紅的拍貼機,公司組成很多元,有來自各個背景的員工和實習生,讓Snapshot 創造出新的流行引領拍貼機的文化發展。作為新創團隊,雖然公司人數較少,但團隊集中,這也是我喜歡在這裡實習的原因,成員間的關係很緊密,尤其是與其他實習生,彼此討論、合作創作出新的專案企劃的過程。 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習從做一個品牌開始、網站的主題構思,實體的活動舉辦、佈置,甚至是參與機台的進場。最喜歡Snapshot 的原因,也包括參與不同專案進行的過程,從發想到實踐,累積了許多的第一次經驗,包括像是穿著韓系制服在7-11拍ibon企劃,還有參與遠見雜誌、東森新聞的採訪拍攝,透過不同的場合與企劃也更增強個人的實作及應變能力。 行銷不只是在做社群,而是公司每個人都在做的「全員行銷」,在新創團隊中有很多舞台,Snapshot …

第二屆實習生:廖又幼 繼續閱讀 »

第二屆實習生:江鎵妍

元智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四年級 不知不覺從二月加入 SnapShot 團隊到現在已將近兩個月,在實習的過程中擔任總窗口的職位,成為所有實習生與主管之間的橋樑,負責溝通接洽、任務指派、統整事務等等,有時也會有額外的獨立任務和與主管一同開會的機會, 雖然可能相對其他職位來說,沒有負責特定專案的完整度,不過我認為在主管旁協助、在實習生中統籌的過程,反而更讓我學習到了許多,像是瞭解主管如何跟品牌合作洽談,對於品牌定位與理念的堅持,新創如何打破常態、運用策略有效推廣並發展市場等等,其中,印象深刻的 Ampify 專案也使我學習到行銷管道的多樣性,其如何運用數位獎金結構的方式邀請創作者主動生成社群內容、提升種草 UGC 比例的創新商業模式令人驚嘆! 此外,我和 YOYO 一同負責 IG …

第二屆實習生:江鎵妍 繼續閱讀 »

Scroll to Top